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徐焰:疫情防控背后,“神秘而伟大”的检验人

2020-02-20 12:12:36 来源:西安大兴医院

  2020年1月18号,注定是一个会被铭记的日子。彼时的武汉,正在举行百步亭社区“万家宴”,而在一天前,1月17号,西安大兴医院检验科主任徐焰主任以其30多年的专业素养,敏锐地意识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个“金标准”的价值,主动向医院申请,着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相关准备。
  
  这个时候,陕西尚未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而湖北以外的其它省份已经出现输入性病例。
  
  凭直觉?不,是实力,唯一陌生的是,这一新近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本身。
  
  时间来到1月20号上午8点30分,距离农历春节还有四天时间,距离央视《新闻1+1》白岩松连线钟南山院士还有13个小时。
  
  在这次对话采访中,钟南山院士首次肯定,“新冠肺炎人传人”。随后,该话题被推上微博热搜,正式敲醒了全国警钟。
  
  而早在13个小时前,徐焰通过搜集的资料,预感到,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紧迫性,必须行动起来。
  
  1月20号,当天急诊科早交班结束后,徐焰立即找到急诊科曹义战主任、岳蓉主任,“咱们医院有PCR实验室,具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条件,我们准备做。”
  
  “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概念,从网络报纸、从遥远的武汉突然来到眼前,做了对临床医生当然好了,就是你们太危险了。”曹主任有些担心。
  
  RT-PCR核酸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敏感性很高,乙型肝炎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也都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检测。
  
  检测技术不是陌生领域,唯一陌生的是这一新近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本身。
  
  在徐焰看来,新冠肺炎的症状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与其它病毒感染性肺炎表现类似。对于临床医生,不借助检测手段,很难辨别孰是“新冠肺炎”。
  
  检验,是临床医生的另一双眼睛,更是面对感染性疾病时保护、提醒医生加强防范的必要手段。
  
  要不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面对这种新型病毒,有太多的未知。未知,对人类往往意味着危险和恐惧。
  
  有危险、有恐惧,但临床很需要参照,以徐焰敢作敢当的个性,她决定——做!
 
▲西安大兴医院检验科主任 徐焰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到底需要多大的数量?鉴于研发时间较短,前方疫情紧急,试剂供应短缺而紧俏,与医院长期合作的试剂厂家,在徐焰一再坚持下,才特别为医院预定采购240人份检测试剂。
  
  病毒扩增,不仅听着危险“狼来了”,一场硬仗就要打响。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究竟是什么?
  
  通过使用咽拭子,采集患者呼吸道的细胞样本,通过在PCR实验室进行病毒扩增、复制,进行基因序列检测,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
  
  这种为了简单易懂、牺牲严谨表达的描述方式,也许很多人仍不太理解。
  
  没关系,我们只需要把握住关键词“病毒核酸扩增”,就是给新冠病毒繁殖副本。
  
  新冠肺炎传染性较强,病毒扩增意味着检验员面临的危险系数上升,检验员面对高浓度病毒,风险可想而知。
  
  徐焰坦言,这也是当时,很多具有PCR实验室的医院,并未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原因。
  
  在西京医院检验科的30多年工作经验,在检验领域摸爬滚打的经历,不断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严苛,让徐焰练就了一身“硬”本领。
  
  打铁必须自身硬,徐焰对自己的检验员有信心。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否开展尚未定论时,徐焰就在科室先行进行相关培训。
  
  “任何一名医护人员,此时都是战士,我们必须往前冲。”徐焰的决定,得到了检验科同仁的响应。
  
  1月23号,经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省卫健委对外公布陕西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并向外公布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陕西首批定点医院名单公布,西安大兴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的神经,一下紧绷起来。危险,似乎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某个不被注意的瞬间。
  
  当天一大早,徐焰得知1月22日晚12点到凌晨5点,医院陆续接收了9名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学观察对象。
  
  徐焰意识到,这个消息意味着,“狼来了”,一场硬仗就要打响。
  
  作为第四军医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专业的博士,第三军医大学流行病专业的硕士,专业的敏感性加上确诊病例的事实,让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医院可能还要接诊较大数量的发热、隔离观察患者。
  
  回头看,事实却是如此。新冠肺炎病毒就像是顺着毛细血管流动的“旅行者”,很快渗透到多个省份。
  
  有些人,总能比旁人超前几步。徐焰就是其中之一。
  
  自1月25日,陕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省全市实行最严防疫禁令。此后的城市街道,显现出一种鲜有的空旷和寂静。
  
  短短几天,医院每天接诊50余名发热患者,究竟是转院治疗,还是居家隔离?究竟是医学观察,还是普通疾病?
  
  患者急,医生也急,加上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有的出现了发烧,搞不清楚是普通感冒,还是被感染了新冠病毒,而疾控中心诊断还需要一个过程。
  
  面对步步紧逼的疫情,院内的防控也步步紧跟,最好能更快一点,更快一点。
  
  1月27号,院长贺建军果断拍板,买试剂、做核酸检测,给院内处置当作参考依据。“我们不能把处置发热患者的医生置于危险的境地,临床医生必须有参考标准,而金标准就是——核酸检测。”
  
  检测的脚步从未停止,每天都提心吊胆,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有风险、有难度、有盲点;也有担忧、有纠结、有顾虑!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每天要接触50多位发热患者,我们特别担心医院的医护人员被感染,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大家眼巴巴等着核酸检测结果。”徐焰主任讲那段日子特别煎熬。
  
  
  但纠结归纠结,检验人的脚步从未停止。
  
  1月28号中午12点,徐焰顶着巨大的压力,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正式启动。而从这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法睡安稳觉了。
  
  因为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她都在等待检验结果的揪心中度过,心情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一批检测,从采集样本、运输样本、实验室准备、试剂配制、处理样本、提取核酸、扩增分析、结果报告,流程环环相扣,需要近五个小时。
  
  为了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具备PCR上岗证的三名检验员李攀、张广焕、吕菁三人轮班,每天24小时进行四批次检测,无缝衔接。
  
  前两天,发热患者检测结果全阴性。
  
  徐焰没有停歇,检验员还在PCR室忙碌,发热门诊的医生仍在严阵以待,隔离病区的护士仍在护理医学观察对象,医务部、感控科都在等待检测消息,院长贺建军也在枕戈待旦。
  
  1月30号晚上23点,检测结果出现一例阳性。徐焰的心弦绷得更紧了。“跟这名患者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是否做到了最高的三级防护?”
  
  徐焰将结果第一时间报告给贺建军院长,经相关领导商议后,决定对医院医学观察隔离区接触过这名患者的医护人员,全部采集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此后的每一晚,从院领导到家人,不知有多少人和徐焰一样,都是在万般焦急的等待中度过。似乎一分一秒都被无限拉长,时间变得凝涩漫长。
  
  可以形容为“幸运”,医护人员核酸检测:全阴性。
  
  幸运背后,是提早入手、提早准备、提早防控的战略决策。
  
  后经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复核,与西安大兴医院检验科的结果一致,该患者正式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再一次说明,医院PCR实验室无论是生物安全,还是试剂检测流程,都很“硬核”。
  
  这无疑给徐焰打了一针“强心剂”,吃了一颗“定心丸”。
  
  精准防控,要把每一个链条都做好,即使脱下军装,还是战士。难,不怕。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顺利开展,检测出阳性,说明PCR实验室生物安全过关、试剂质量过关,检验员技术水平过关,软硬实力都很“硬核”。
  
  徐焰内心却难有踏实感,一直如履薄冰。
  
  在这个风险共担的世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小到每一个个体,再到每一个集体、企业,大到每一个地区、国家。
  
  同行都是怎么做的?徐焰和省内几家知名三甲医院沟通后,大家的共识是新冠肺炎病毒未知信息太多,检测过程确实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医院提供这种延伸性服务后,很可能导致病人集中,对医院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李振斌书记、贺建军院长和徐焰主任反复论证利弊,一致认为,当发热患者到医院发热门诊看病,如果医院没有这种延伸性服务,意味着要等CDC的检测结果,等待的时间越久,风险越大。
  
  然而,这种延伸性的服务,会第一时间获知发热病人是新冠肺炎还是其他常见病毒性感冒。病毒检测阳性的病人来了以后,如果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被分诊治疗,这意味着一种风险,可能会感染更多的人。
  
  快捷有序的检测,可以让临床医生尽快拿到结果,对不同的病人进行隔离或转院,这样就可以有效分诊,有利于精准防控。所以,即便有风险,即便很危险,也要坚持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依据。
  
  不能犹豫,坚持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做到精准防控。
  
  在医院门诊正常开放,仅有个别科室暂停接诊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医院综合楼的安全?如何做到精装防控?
  
  问题来了,有人选择放弃,做逃兵。但有的人,却选择了一条困难重重、布满荆棘的路。因为这条路,从整体上,能够有效防控疫情,于患者有益、于社会有利。
  
 
  
  徐焰,曾经一名军人,她没有退缩。她说,即使脱下军装,还是战士。难,不怕,就怕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精准防控,为大家指明了方向。而把每一个链条都细化落实好,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检验科,是疫情中的“排雷兵”。徐焰主任负责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医院疫情防控中的一个关键链条。
  
  “我们必须跟发热门诊的李勇年主任,做好配合。保障好发热门诊的顺畅运行,少滞留不遗漏,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尽快分诊处置,是我们的处置目的。”徐焰说。
  
  这就要求两个部门默契配合,在检测项目的设置、申请单的开具、样本的采集,采样前培训、标本的运送,报告发布时限,结果的知晓、疑似病例第一时间的报告等等流程中,都达到高度统一,避免差错。
  
  这中间的细枝末节,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协调和组织。发热门诊应急组建,人员全局抽调且要一线轮岗,调整倒休,都给前期流程的制定带来太多的盲点。
  
  检验科和发热门诊是合作最密切的部门。
  
  每天开碰头会、交接班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流程培训,熟练掌握所有的规范,理顺了和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环节的对接,又有了新的问题!
  
  假阴性?内心充满焦虑,又是一个个不眠夜。
  
  新问题是什么?
  
  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从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了一些信息——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就是多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在阴性结果之后,却又确诊的案例。
  
  作为西安大兴医院检验科的当家人,徐焰压力倍增。
  
  查不出来怎么办?漏诊、误诊怎么办?咽拭子核酸检测是相对经济实用、对患者痛苦小、对病毒相对敏感的现阶段最好的方法。危急时刻,确实能达到确诊患者,保护医护人员的目的。
  
  “但是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临床关于假阳性、假阴性的争论一直存在。我们的科主任群里,天天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我的压力真的非常大。”徐焰主任给我们看她的手机微信,一连串的对话,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焦灼。
  
  查资料、和硕士导师沟通,又是一个个不眠夜的努力。
  
  说到这里,徐焰再三感谢。感谢第三军医大学2000级硕士同学群中的学术探讨,感谢硕士导师牵头的流行病学师生群,感谢老战友西京医院专家和医生群。
  
  “核酸检测虽然是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金标准,但它也确实存在短板。”
  
  徐焰介绍,假阴性出现的可能:
  
  一是因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使用咽拭子,在患者的呼吸道采集样本。如果患者处于感染极早阶段,体内病毒数量不多,即使RT-PCR核酸检测将样本的基因材料进行了大量复制扩增,但没达到最低检测限,仍然查不出来。
  
  二是患者病毒定植未在咽部,同样很难检测出来。
  
  万一有发热患者,核酸检测是阴性,但患者有流行病史,符合相关指征,要不要采取隔离措施?
  
  在次日的每日例会中,急诊科曹义战主任和影像科秦越主任等专家,经过多次谈论,决定将CT检查纳入诊疗规范和筛查流程,让核酸检测和影像CT检查仪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医院保驾护航。
  
  这与徐焰主任前期的调研思路不谋而合。
  
  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CT检查珠联璧合,确保医院总体安全,又上了一道安全阀。
  
  真的太心疼孩子们,90后长大了,成熟了,年轻一代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看到这里,你心目中的徐焰是什么样子?
  
  在与徐焰交谈当中,提到PCR实验室的三名检测员李攀、张广焕、吕菁,徐焰双眼泛红,哽咽了。
  
  她试图克制自己的情感,不让眼泪流下来。“真的太心疼孩子们。”
  
  三名检测员都是90后,从1月28号,医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后,三个人二十四小时连轴转。
  
  整个实验过程,经过实验室准备、试剂配制、处理样本、提取核酸、扩增分析、结果报告等程序,一整套程序下来,就需要花费4至5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
  
  3个人两班倒,一天做4个批次。实验室里非常难受,在全封闭、负压的空间工作10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吃饭。“孩子们脱下防护服,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徐焰说,在医院检验工作中,她是领头人,而三个检测员一直在冲锋陷阵,在与病毒斡旋交锋。
  
  PCR实验室有洁净区、缓冲区、试验区。每天,徐焰都去很多次PCR实验室。一方面是督促,更重要是叮嘱检验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徐焰眼里,三名90后检测员,就像她的孩子一样。他们奋战的PCR室的一幕幕,都被徐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讲到,她都忍不住流下眼泪。
  
  她说,“这些孩子们太懂事了,从她们身上,我看到,90后长大了,成熟了,年轻一代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2059例样本,10000人份试剂,先不考虑成本,疫情防控最关键。
  
  截止今天(2月19号)中午12点,西安大兴医院检验科已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样本2059例。
  
  “徐主任,能不能借我们医院几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最近几天,徐焰有时会接到这样的“借试剂的求助”。
  
  这样的先见之明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月30号。
  
  在医院1月27号决定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当即采购240人份试剂的三天后,徐焰向院领导请示,随着全国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在当下陕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还有存量的时候,有必要再提前购买一批。
  
  买多少?购买试剂,需要给厂家支付费用。
  
  “咱们先不考虑成本,防控疫情最关键。”贺建军院长一锤定音,徐焰主任立即联系厂家,先采购5000人份试剂。
  
  1月30号中午,厂家配送检测试剂的当口,徐焰得知厂家共有10000人份检测试剂后,紧急请示张贵和副院长,最终医院决定:全部采购。
  
  与此同时,紧急协调冰柜,进行安全存储,确保试剂质量。
  
  一系列快速反应,这才有了如今,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时的从容和镇定。
  
  截止今天中午12点,西安大兴医院检测的2059例样本中,共检测出9例患者阳性。其中,6例经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阳性,还有3例患者待排查。
  
  西安大兴医院是西安市最早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院,也是西安市最早将核酸检测结果作为发热患者分诊重要依据的医院,也是目前检测病毒核酸例数最多的医院。
  
  在贺建军院长看来,核酸检测对医院有力有序的防控发挥了定向标的作用,首诊医生综合发热病人的核酸检测、CT结果、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很快就可以明确是居家隔离、还是留院观察。
  
  “我们还对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风险的工作人员都进行了核酸检测,既保护了医务人员,也加速了发热门诊患者的分流和处置,徐焰对医院的贡献非常大。医院的防控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表扬。”贺建军院长介绍。
  
  目前,除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陕西省已有26家医院获准开展核酸检测。西安大兴医院位列第一批名单。能够首批获准,离不开检验科主任徐焰的努力。
  
 
  
  优秀的人,总是闪闪发光,回头看,似乎一切云淡风轻。
  
  其实,徐焰是一路顶着“炮火”前行。无论内心多么纠结,承担压力如何大,但是千方百计为患者服务,为临床服务,是她一路前行的“执念”。
  
  致敬检测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毒展开一场又一场的“阻击战”。
  
  最近几天,陆续有好消息传来。
  
  2月17号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
  
  2月18号,注定是一个值得欣喜的日子。这一天,陕西首次出现当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病例。
  
  2月19号,徐焰在日志中写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我的同事、战友、亲人,这样日日夜夜与我并肩。是你、是我,不顾个人安危,与疫情同行。
  
  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我们已经有8天没有检测出阳性病例!胜利不远,必定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