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16:27:2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1月26日起,我省先后组织多批千余名医护人员成立医疗队赴武汉支援湖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阳光报联系到前方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救援工作间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疫区一线工作生活的细节,并开辟专栏“陕西援鄂医疗队的疫区日记”,在阳光报、阳光网、官微、官博、少年家国信公号及本报其它各新媒体平台推送。
做孩子眼中顽强勇敢的妈妈
2 月3日,接到国家紧急救援队的紧急电话,需要再次驰援武汉。作为一名省医人,能成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能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当我的两个孩子得知我要去的消息时,他们同时抱住我,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去武汉?”我对孩子们说:“听妈妈说,“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它跟你们一样也是个小朋友,现在它生病了,需要很多很多的医生给它看病,妈妈需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去照顾它,帮助那里的小朋友,共同战胜病毒。”
从未去过武汉的我,看着眼前这座寥若晨星的城市,没有以往的华灯璀璨,也没有以往的人声鼎沸,但透过湛蓝的天空,依稀还是能看出它的美。我们此次奔赴的战场是方舱医院。由于工作要求,在进舱之前,所有女队员都需要剪头发,轮到的我那一刻,莫名感觉好心酸,作为一名战士,我连病毒都不害怕,可是,作为女生,此刻我竟然害怕剪头发,想起自己悉心护理秀发的瞬间,想起同事们夸奖我的头发很好,想起孩子们喜欢如此注重形象的我,我竟一时凝噎……但为了自己和队友的安全,我毅然剃掉了一圈的头发。理完发,跟孩子们视频,看见我的新发型,孩子们都委屈哭了,但是两个孩子依然鼓励我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妈妈,妈妈一定要加油!”
入舱前虽然已经练习了很多遍穿脱防护服,但来到战斗的地方,内心还是很忐忑,担心自己防护不到位,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舱内的工作,担心会给团队添麻烦;但领导早就解决掉了这些顾虑,队里专门安排了院感的老师,协助帮我们穿防护服,并检查密闭性,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进入医院后,被眼前的画面震慑了,偌大的展览馆被人为的隔出很多相对独立的区域,在每一个小格子里,住着一排排确诊的新冠病人,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一个挨着一个,这样的环境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和经历过的。在工作区域可以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有医生、护士、警察、安保、电信…虽看不清他们的面貌,但我知道大家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素未谋面,是疫情将大家聚在一起,为了这场战役而并肩作战。
舱内的工作,紧张而繁忙,紧张是因为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病毒,繁忙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病人入院治疗,我负责的区域有150张床位,我需要独自完成病史采集、制定治疗方案、给患者解释病情、识别重症患者、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没有一刻可以停下来。由于防护资源紧张,为了节省防护服,大家都自觉在上班前不喝水,佩戴尿不湿,我也不例外。一个班下来,嗓子已经沙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诉说着酸疼,值得欣慰的是,武汉的大多数确诊病人都能很好的配合隔离治疗,并尊重我们。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位退休的老师,在我耐心为他解释病情的过程中,一直向我鞠躬感谢,表示他自己一定会配合政府,配合医护人员,接受隔离治疗,只有他们自己好好隔离治疗,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才能让我们这些来自各地的医生护士早点回家。真心为这些有社会责任感的武汉市民点赞。
每个班的工作,辛苦自不用说,身体疼痛难忍,耳朵疼的感觉快要掉下来了,肩膀和颈部僵硬的活动困难,但是所有人都在坚持,坚持等着胜利时刻的到来。工作中遇到了一名来自福建的护士,在交谈中无意得知,她和我一样都是二胎妈妈,她家小宝宝只有几个月,我们虽然穿着密封的防护服,面庞已被厚厚的口罩掩盖,只能看到护目镜下的双眼,但是说起孩子的时候,我俩竟同时眼眶都泛起了泪花,互相给对方竖起了大拇指,互相加油,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我想说,我们80后、90后,已不再是父母眼里的孩子,早已成为有社会担当、责任感的一代,为我们这一代点赞、为勇敢的二胎妈妈点赞。
来武汉十余天了,已经习惯了方舱内紧张而有成就感的工作,每天看到病人从焦虑变得轻松,看到他们在好转、在治愈出院,我和战友们更加充满必胜的信心。休息之余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就是和我的两个孩子们视频,一部分是想念,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说想每天看看妈妈战斗的样子,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和妈妈一样勇敢的去帮助别人,在孩子们的眼中,我永远都是最坚强最勇敢的妈妈,是他们的榜样,也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孩子们,等着妈妈,妈妈一定会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战胜病魔,平安回家。
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