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战疫情 校长说|榆林学院:铭记校训,玉汝于成

2020-02-14 16:35:0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在这个抗击疫情的非常日子里,“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阳光报、西部网联合启动《校长致学生的一封信》征集活动,希望传家国情怀于莘莘学子,扬民族精神于万千少年。
  
  投稿邮箱 326642890@qq.com 也欢迎校长能随稿配图。

亲爱的同学们:
  
  新春万安!
  
  春节,本应该是我中华儿女千家团圆,万民欢庆的节日。然而,2020年初的这场“新冠肺炎”暴发于江城,短短十几日肆虐全国,疫情险恶,武汉封城,全民“禁足”。没有张灯结彩,没有锣鼓喧天,有的只是清冷空阔的街道上,寥寥可数的戴着口罩、包裹严实的人,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正在中华大地上进行。党中央精准施策、联防联控、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第一时间召开了防疫专项工作会议,提出防疫抗疫方案,上下一心,为打赢这场阻击战,做好充分准备。全体职工开启“隔空工作”模式,辅导员班主任第一时间与同学们取得联系,给予关怀,我们每日整理汇总数据,期盼收到的都是“平安”。
  
  同学们,从小生活在这片和平安定,繁荣发展的土地上,你们从未体会到国歌里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紧迫,但是今天,当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在每日疫情上出现的时候,当一个个倒下的身影在视频中播放的时候,“宅家禁足”的你们或许会感到恐慌和无助,但当我们看到各种 “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凛然大义;看到医护人员和人民子弟兵的最美逆行;看到“青年突击队”奔赴现场,攻坚克难;看到各行各业的青年写下“请战书”的时候,我们又想要冲出藩篱去做点什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因为在这场举国抗“疫”的战役中,人人都是参与者,都是战士,但未必所有的战士都需要上战场,作为后备军的我们守住大后方,坚决把敌人隔绝在外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此,作为你们的校长,我希望全体同学们在这场战役中,能顾全大局,听从指挥,做到以下“五要”:
  
  第一、要科学防疫,勇于担当。当前疫情仍在蔓延,正处于防控关键期,保护好自己,不让关爱我们的人揪心,就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就是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宽慰,就是在为这场“战疫”做贡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急之时唯见担当使命,每一位同学都牵系一个家庭,每一个青年应担当一份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各路信息,各种言论,各方说法,心有定而不慌,行有循而不乱。有效管理自我情绪,科学甄别各类信息,既不侥幸也不恐慌,既不偏激也不冷漠,我们要积极了解科学防疫知识,通过各种渠道,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的关爱者。
  
  第二、要隔离病毒不隔爱,筑牢防疫防线。同学们,要相信疫情的阴霾,挡不住爱的阳光,虽然我们不能肩并肩,但是我们能心相连,我们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学校会把关爱送给家在疫情严重地区的同学,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传递同学之爱。我们学校的心理援助热线也为需要帮助的同学开启,让我们在非常时期,隔空携手,共度难关。同学们,目前疫情信息披露越来越多,我们不必杯弓蛇影、过度恐慌,但也不可轻忽懈怠、充耳不闻。每个人都要绷起预防这根弦,建立预防意识。目前正值返工期间,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最大程度减少风险。未收到学校官方收假通知前,同学们切不可私自返校,也要劝说身边的人加强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同时我们要知道人类与大自然唇齿相依,我们要敬畏自然,善待生命,远离野味,从各个方面筑牢防疫防线。
  
  第三、要知恩感恩,声援逆行者。在疫情肆虐的疾风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走进黑暗去找寻阳光,靠近阴霾去探索出口,他们同团圆相背,走在同疫情抗击的一线,我们不曾知晓他们每个人的姓名,未曾见过每个人的面容,但他们“排国难于危急,救民众于水火”,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他们就是这场战役的“逆行者”,他们灿若明星,和若春风,为我们带来光明和力量。因为他们,我们不怕。因为他们,我们懂得大爱无疆,他们逆行的背影,将是同学们铭记最深的礼物。我们不能和他们并肩作战,但我们可以为他们加油鼓劲,和他们的家人一起为他们祈求平安。
  
  第四、要铭记校训,玉汝于成。同学们,知识在这场战“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每个人都对84岁的钟南山院士肃然起敬。当各种消息漫天飞,钟南山教授的每一次讲话,都如定海神针,稳住大众的心,靠的是他对人民的爱,以及他渊博权威的专业知识;李兰娟教授带领她的研究团队与病毒赛跑,她说:“我的城市病了,但我们会治好它。”靠的是她对自己团队的信任以及拥有相关知识的底气。还有那些临危受命、奋不顾身奔赴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日夜坚守,用专业和责任架起了生命的桥梁,竖起一道健康的屏障。这让我们懂得学习知识,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知识,可以稳定人心,可以治病救人,就算做一个普通人,知识也可以让我们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希望同学们在这个最长寒假,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多读书,读好书,悟根本,得真道,待春暖花开,复返校园。请同学们牢记我们“励志笃学、惟实尚能”的校训,在疫情期间,充实自己,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为将来立足立世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五、要相信中国力量,铭记中国精神。同学们,在这场“疫”站中,我们看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无数医护工作者舍身忘己地治病救人、无数科研工作者通宵达旦地研制药物、无数人民子弟兵披星戴月地奔向疫区、无数基层公务员宵衣旰食地将防疫工作落实到人到户、无数志愿者请愿参加战斗、无数民众自发捐款捐物、“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海外侨胞源源不断,分批分次地捐赠物资,我们看到的是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将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又一次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这股强大的中国力量以磅礴之势向我们涌来,让我们学习了解,让我们要相信这股强大的中国力量,终将帮助我们赢得战争的胜利。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到:“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是的,当疫情结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铭记着中国力量,传承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
  
  同学们,有一种使命叫:不忘过去,创造未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们在一次次的抗争中克服困难、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那些肆虐的霍乱、鼠疫、天花,就是在人类交互迭代的智慧中被一一攻克的。今天,我们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将来去解决人类遇到的新困难,迎接新挑战,相信经此一 “疫”,你们一定会成长起来。有人说:2003年非典期间,全世界在守护90后。2020年,90后在守护全世界。那么将来成长起来的00后,一定可以成为我们可以依赖的中流砥柱。
  
  同学们,待阴霾散去,塞上春花烂漫、柳吐嫩黄,我在沁园等你们生机勃勃,光芒万丈地归来。
  
  2020年2月12日
  
  许静洪 榆林学院党委书记
  
  许云华 榆林学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