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付主任,您先忙,我就坐这儿等您。”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快1个钟头。
付建军,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在糖坊街办公区见到他时,眼神中带着疲惫和憔悴,胸前的外套上和袖口上沾着灰尘,与平时那个洒脱的、走路都带着风的付主任大相径庭。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已经整整18天了,没有回过家,没有看过妻子孩子一眼,过年更没能回家看一眼自己78岁年迈的老母亲,只有当晚上有空档的时候,通一个报平安的电话。
新冠肺炎(NCP)的消息,武汉的消息,西安的消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早在疫情初期,当全院的临床医护对这个未知肺炎还在懵懂时,身为有多年经验的感染科医务工作者,付主任始终保持着对此传染病的高度敏感性,通过医务科的组织,付主任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的培训。
当糖坊街隔离病区成立后,付主任就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新冠肺炎的诊疗上。我院主要负责的是空港新城的发热患者的隔离和排查,至今收治疑似患者64人次,确诊患者4人(已转出)。在隔离区里的他,每日查房、询问现病史、核实诊疗方案、查医嘱、查病程还要安抚患者情绪,事无巨细,穿着防护服,在隔离区内这一圈操作下来,49岁的他,早已疲惫不已,口罩后面的面庞布满勒痕,里面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一半。
他是科室带头人、市专家组成员,不仅要安排好科室的工作,还要参加省市相关培训会议,且奔波于医院内外的会诊。作为全院诊断“新冠肺炎”的副组长,参与院外会诊两次,院内会诊20次以上,是全院医生鉴别诊断“新冠肺炎”的“教科书”,更是全院医护的“定心丸”。只有他说“这位病人不是”,医生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能放下来,夜间的会诊,一个电话,就像部队吹响的紧急集合号角,随叫随到,每日的睡眠时间仅有3、4个小时。
因长时间工作在隔离区内,很多医护人员,都出现了浮躁焦虑的情绪,付主任就像是一位“老大哥”,时常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提醒他们,只要做好防护,护好口鼻,做好手卫生,肯定没问题的。有些没有确诊但高度疑似的患者,咽拭子的采集和血标本的采集,怕出现问题,付主任也亲自上手。
“付主任,隔离区这么辛苦,您撑的住吗?”
“我没什么,本职工作而已,看看这屋里的人,最辛苦的是他们,真的特别的感谢他们,十二支部的张胜利书记,家里还有位91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还要照顾,惠再娥老师,还有蒋美霞科长,李耀——天天都在这,天天都过来看我们,不是送吃的就是送喝的,里面的娃们家都让他们‘喂’的白白胖胖的,这不,惠再娥老师下午还要跟娃们家一起做冰激凌呢。”
“付主任,那您怕不怕?”
“怕啊,怎么不怕,可看到我身后的战士,有的娃娃们都小的还没结婚呢,他们都敢冲在前线拼命,要是我连这点胆识都没有岂不被人笑话。身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同事,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我们只能往前冲,我们只能挡在最前面,这时候医生不上,谁能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中心医院还有很多医护工作者像付主任一样,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奋战在临床、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有这些“硬骨头”的医护人员,何愁打赢不了这场防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