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韩莹不哭,渺小的自己还能给世界留下痕迹——足矣!

2020-02-06 20:32:1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邓璐 石雨薇记者郑亚雷)1月26日起,我省先后组织多批670余名医护专家组成的陕西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疗队正式启程赴武汉,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阳光报联系到前方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救援工作间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疫区一线工作生活的细节,并开辟专栏“陕西援武汉医疗队的疫区日记”,在阳光报、阳光网、官微、官博、少年家国信公号及本报其它各新媒体平台推送。
 
  
韩莹不哭, 渺小的自己还能给世界留下痕迹——足矣!
  
  今天(2月2日)晚上,我要上第一个大夜班,白天开会,组长让我们好好休息,增强免疫力,但是看到疾病发展趋势图,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同组的一个医生怀疑自己近距离操作被感染,有些焦虑,午饭后,我和另一个队员陪着他在驻地门口晒太阳,散步聊天,缓解他的压力和情绪。援武汉进入病区后,上班时,病人太多,近距离救治操作也多,如果说不紧张害怕是假的,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不光要面对,还要克服这种心理,因为我们很清楚,我们是来干什么的。
 
  
  23:00,武汉下起了小雨,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抗“疫”热情,这是我们在奔赴战场的“专车”上(公交车)。
  
  我们第四组所有人一一换好防护服,没有多说话,气氛有点凝重,也许是第一个大夜班,大家都有些紧张吧。走进重症监护室,一眼看到直对病床上患者监护仪上的数字,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患者,瞬间没有了其他想法,只想马上开始投入救治工作。当天重症监护室有33名患者需要护理,危重19人,12名患者呼吸机维持生命,其他患者大多需要高流量吸氧,我们护理组配合治疗的工作既繁琐又细致,协助患者翻身、注入肠内营养液、抽静脉血、静脉输液穿刺、采血气、鼻饲喂饭、测血糖、协助排便、心理疏导……进了病区,每个人都像是个陀螺,一直转的停不下来。
 
  
  防护服里的衣服已经湿透,溻在身上很难受,鼻梁被N95口罩勒出来一道重重的印痕,耳朵被口罩绳子勒得烧疼烧疼,汗水一直顺着额头和脸颊往下流,几次都模糊了护目镜下的眼睛。在重重的防护包裹下,我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喘不过气,身边的老师发现正在护理病人的我有异常,立刻让我停下,站在旁边歇一下。从00:00上夜班开始,到凌晨5:00,大家又饿又渴,真的太想喝口水了!也想一把扯下口罩让自己畅快的喘口气,坐在墙角的地上歇一会儿。可是,我们不能......
 
  
  7:30,6床患者刘某,55岁,新冠肺炎住院,已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突发心率下降,意识不清,看到仪器数字异常,我扑上前,在他耳边大声喊:刘叔叔!刘叔叔!醒醒,快醒醒!我用尽全力给他进行胸外按压,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嘣”的一声,我的防护罩带撑开了!我迟疑了一秒,有点慌,不能放弃!什么也顾不得想了!我竭尽全力按压,想给他最后一丝生的希望……我握着他的手呼叫他时,感觉他紧握了一下我的手,那应该是他活着的最后一点力气了,最终,还是心率、自主呼吸、心跳停止,看到他心电图上的一条直线时,我差点软瘫摔倒。在这该死的疫情面前,我感到了无力,前一秒我们还在为叔叔采集血气、做治疗,他还可以微笑,对我伸出大拇指,后一秒...... 他和家人阴阳两隔(母亲在九院治疗,妻女在武汉隔离)。尽管见惯了ICU里的生离死别,那一瞬间,我还是为生命的脆弱流泪了。
 
  
  本该8:00下班,又有一名患者抢救,10:00我们第四组才走出病区。作为第四组的院感质控护士,看着最后一名队友安全脱下防护服,我才稍稍放松一直紧绷的神经。
  
  返回的路上,透过车窗,看见路两边的树郁郁葱葱,太阳像是要出来了。
  
  陕西援鄂医疗队、西电集团医院 韩莹
  
  2020年2月3日 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