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1 12:28:3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李瑜 赵小康 通讯员 魏锋) “来中国八年了,春节在西安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最近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武汉防控疫情他们给出了很多防范的建议。中国每天有很明确病情数据更新。我建议外国朋友相信这些官方数据,而不是那些谣言。”2020年1月31日,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在攻读博士艾哈迈德·埃克雷姆·德米尔卡莱(Ahmet Ekrem Demirkale中文名:白振国)与笔者电话相互祝福新年,互报平安。白振国说,我看到了在中国政府在努力与时间赛跑,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火速建设,看到中国各地的支援队伍到达武汉。我希望中国武汉能早日恢复健康,我相信,中国政府和老百姓一定会全力以赴战胜疫情!
这个1994年生于爱琴海边土耳其的伊兹密尔的小伙白振国,和西安的缘分,源于2010年。15岁暑假第一次来中国旅行,去了云南、宁夏、北京和西安4个地方,虽接触过中文,但是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是概念性的,从此“深深迷上了中国”。高中毕业后选择来中国西安留学。甚至把自己的妹妹依兰姆·德米尔卡莱(Irem Demirkale)也带到中国来留学,还给她起了一个非常“陕西范儿”的名字——白鹿原。
白振国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西北大学广告专业学习,长时间在中国学习生活,白振国已经算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了,而且时时有“惊人之举”。2018年,白振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和妹妹白鹿原把贾平凹先生的作品翻译成土耳其语”,“希望更多的土耳其人了解和认识陕西,认识中国。”2019年寒假,白振国和白鹿原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和中国朋友一起过春节,而是关掉手机,住进了商洛柞水县终南山寨里的一院农家,开始了《贾平凹散文选》的土耳其语版本翻译工作。2019年9月,该书由土耳其的克里特出版社(Kriter Press)正式出版。白振国说,他刚参加完央视《行走中国》节目的摄制,这个春节,又着手翻译贾平凹的诗集《空白》和小说《黑氏》这两部书。
“《行走中国》是经中宣部批准,央视网外宣视频品牌“中国时刻”推出的纪实节目,共12期,每期时长约40分钟,选取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中较为典型的村镇,以纪实的方式,通过一中一外两个主持人的视角碰撞,带领海内外观众深度体验中国乡村生活。而担任《行走中国》节目外国主持人的正是白振国。”西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胡宗锋说,在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白振国聪明、幽默、好学、善良、很讨人喜欢,早在2015年,白振国就背起行囊,用51天时间,穿越七个省,行程近三万公里,坐了两百多个小时的火车,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并结集为《51天中国行》。《51天中国行》以细腻的笔触,将白振国在陕西、四川、云南、青海、甘肃、新疆、广西等省旅行中遇到的人与事记录下来,配以大量旅行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妙趣横生,且不乏人文情怀,展示了作者对中国西部独特的观察和认知。
生活了8年的白振国,热爱生活,善良热情、乐于助人,走遍中国18个省,参与央视《行走中国》节目绝非偶然。他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土耳其,让更多的土耳其人了解中国,了解“丝绸之路”的魅力与伟大,搭建起中土友谊的桥梁,他们是现代丝绸之路上的“马可·波罗”。
“我会跟别人说‘西安就是我家’。非常感谢西安老乡这么多年关心我、照顾我、支持我,让我没有一点‘外国人’的感觉。现在我已经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了。” 白振国说,今年春节,白振国和妹妹白鹿原选择留在西安,已经翻译完了贾平凹诗集《空白》的初稿,正在和土耳其在西安的另外一些学者合作翻译《贾平凹短篇小说选》。
“虽然现在出现了新的病毒疫情,学校对我们非常关心,不仅为我们留学生提供了口罩,而且也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特别是胡宗锋教授对我们的关心,在春节前,在学校为????”白振国说,西安对公共卫生极为重视,自己极少出门,也很安心地呆在宿舍学习。
“1月30日,来自土耳其合作和协调局(TIKA)的医疗物资已抵达武汉,作为中国生活了8年的土耳其人,看到这些消息自己深切地感受到了两个国家的友谊,就如我和我的中国朋友之间一样。”白振国说,最近有了很多谣言,这些谣言影响了很多人,产生了恐慌。导致中国国内对武汉人的看法,变成了整个世界对中国人的看法。这些恐慌,也引发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的变化。我们应该防的是病毒,而不是中国人。要保护自己国家卫生安全的同时,希望世界各地,不要针对中国游客,更不要针对多年来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华裔,留学生。希望大家都保持冷静和风度。
“一切很快就会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白振国说。
编辑:卜雅婷